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沉淀自我,专注学习”。
浮躁心理是学习中较易出现的一种心理现象。在某些学习阶段,甚至会成为一些学生的通病。浮躁心理若是不及时纠正,就会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潜心学习,我们肯定能做的更好。只有拭去心灵深处的浮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上。
学习需要静心。
静心首先意味着专注。所谓“专注”,就是集中精力,全神贯注。一个有奉献精神的人往往能够集中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智慧去做事情,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想象一下:语文课做数学作业,数学课背英语单词,英语课担心下午活动,这样学习,效率有多高?专注是做好每一件事的前提。
静心也意味着内省。我们不妨早上醒来想一想:我今天必须做什么?有什么能比昨天做得更好?
同时,在入睡之前,也问问自己:我今天学到了什么?我今天是否做了我应该做的事?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应该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哪里?在日后的学习中,我们应该做到以下三件事:
一,正气定力。
正气来自正心。有了这个决心,不管风吹雨打,不管外界的诱惑有多大,始终要胸怀大志,不畏艰险,专注学习。
二,涵养静气。
这是一种气质,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也是东方的智慧之一。诸葛亮说:“君子以静修德,以俭修德。”没有淡泊的光明,没有达不到的宁静。
这是一句激励后人的名言,常读,总是发人深省。在紧张的学习中,面对繁杂的学习任务和各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压力,我们必须冷静下来,保持头脑清醒。
三,知识支撑。
知识是战胜无知的最有力的武器,也是自我克制的摇篮。读书越多,见识越广的人,越是气质高雅,静得下心。
如果枯燥的导数练习是知识的关键,如果厌倦和枯燥换来的是自身素质的提高,如果今天的信念和汗水换来的是高中生活的荣耀,那么我们又有什么怨言呢?
同学们,静能养心,静能生慧,让我们的心静下来,沉淀自我,专注学习,享受学习,享受这美好的读书时光吧!
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