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

课程培训

“英才计划”项目工作实施方案

进度安排

(一)推荐导师

2020年12月6日前:吉林省科协制定“英才计划”项目工作实施方案,吉林大学推荐符合条件的导师,经省级管理办公室审定后,导师在网络工作平台(www.ycjh.org.cn)录入个人和培养团队信息。

(二)中学推荐及学生网上申报

2020年12月9-18日:参与中学严格按照标准和程序推荐符合条件的中学生,符合申报标准的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学科特长在“英才计划”网络工作平台(www.ycjh.org.cn)申报并选报相关导师,由中学管理员(没有及平台账号的各中学管理员需提前登录平台注册)及省级管理办公室登录“英才计划”网络工作平台审核通过,完成报名。(中学要对所有推荐学生进行校内公示,公示通知邮寄至省级管理办公室备案)

(三)学生学科潜质测试

2020年12月20-27日:通过审核完成报名学生须统一参加在线学科潜质测试,测试全程进行录像监控(具体测试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四)确定面试名单

2020年12月28日-2021年1月-5日:省级管理办公室和吉林大学根据学生学科潜质测试结果划定各学科分数线,报送网络管理平台,确定进入面试学生名单。

(五)导师面试,报送学生名单

2021年1月6-20日:按学科组织面试工作,高校确定入选学生名单。省级管理办公室将入选学生名单报全国管理办公室审核备案。面试重点考察学生的科学兴趣、科技创新经历和未来发展方向,导师面试意见要存档,以备查询。

(六)组织师生见面会

2021年1月21-30日:省级管理办公室组织导师、中学指导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加的师生见面会,进一步明确“英才计划”的目的意义、培养内容和参与要求。学生与导师、中学老师与导师间建立对接机制。

(七)培养与评估

2021年1-12月:学生进入正式培养阶段。由导师根据学生兴趣和实际情况提出培养计划,师生共同实施。省级管理办公室适时开展中期动评价,组织学生参加冬令营、夏令营、野外科学考察等综合实践活动。

(八)年度评价与总结

2021年11-12月:省级管理办公室将联合吉林大学共同完成学生年度评价,展示年度培养成果。

2021年吉林省“英才计划”导师名单

序号

导师

姓名

指导

学科

所在

学院

个人简介

1

李辉来

数学

数学学院

吉林大学数学学院院长兼公共数学教学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数学教指委委员、全国高等学校教研会数学学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吉林省大学数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吉林省数学教指委副主任委员

2

易英飞

数学

数学学院

入选“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3

张然

数学

数学学院

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奖励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

4

刘磊

计算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吉林省高等学校软件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主任,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吉林省教学名师,现为吉林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

5

胡亮

计算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中国公安部信息安全技术专家,中国教育部网络技术与应用软件工程中心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开放系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体系结构专业委员会委员

6

周丰丰

计算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吉林大学“唐敖庆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IEEE(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高级会员

序号

导师

姓名

指导

学科

所在

学院

个人简介

7

冯守华

化学

化学学院

中科院院士,吉林省科协主席,国际水热与溶剂热化学协会(ISHA)主席,教育部首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9

孙俊奇

化学

化学学院

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吉林省科技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吉林大学“唐敖庆特聘教授”

8

张 皓

化学

化学学院

吉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2014年)、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学者”(2015年)、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7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8年)、教育部“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006年)获得者。现为“中国化学快报”编委。课题组主要从事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照明显示和生物医学相关研究。

10

邹广田

物理

物理学院

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

11

马琰铭

物理

物理学院

吉林大学“唐敖庆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务院

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序号

导师

姓名

指导

学科

所在

学院

个人简介

12

邹 勃

物理

物理学院

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高压物理研究,自主设计搭建了高压原位吸收、发射、拉曼和红外光谱等多种高压原位光谱实验测量系统和高压原位核磁共振。

13

张汉壮

物理

物理学院

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吉林省高级专家,全国普通高校力学课程研究会理事长,中国大学先修课程(CAP)试点项目物理专家委员会秘书长

14

滕利荣

生物

生命科学学院

吉林大学“唐敖庆特聘教授”,2011年被评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高级专家”,国家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2012年入选首批“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

15

吴永革

生物

生命科学学院

教育部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省级精品课负责人,中国慕课大学先修课(MOOCAP)学术委员会生物科学分委会委员